韶關,是一片奮斗成就夢想的沃土,翻開韶關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歷史,呈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部催人奮進的勵志歌。昨日,在韶關工礦精神分享會上,陳榮華、陳活嫻、羅東元等3位韶關工礦界杰出代表,傾情講述自己艱苦奮斗、開拓進取的故事。
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萬事開頭難
憶往事,諸多感慨。沒有華麗的辭藻,沒有高昂的聲線,有的只是真情實感,卻足以打動人心。
原韶關工具廠的總工程師陳榮華,他將20多年的青春播撒在了工廠里。“1969年,韶關工具廠籌建。工廠成立之初,全廠近200名職工中,沒有一人從事過相關產業(yè)生產。而生產刀具的工藝精度要求高,從建房子到開精密機床,再到生產精密產品。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這廠是否能建下來?!被貞浗◤S的困難,陳榮華仍感壓力巨大。
韶關工具廠面臨的困境并非個例。原韶關鑄鍛廠副書記陳活嫻回憶起建廠初期,直說“那時真的是苦”?!爱敃r,廠里宿舍沒建設好,辦公室也沒有,我們只能在禮堂打地鋪,睡草棚。我們不僅要挑沙挖土搞基建,還得承擔一些社會義務,如挖防空洞、幫助農民搶種搶收、修建十里亭大橋等。此外,當時物資供應缺乏,肚子里經(jīng)常沒油水。”
原韶關鋼鐵有限公司運輸部高級技師、全國勞模羅東元也有相同記憶。他曾吃不飽,住不好,甚至吃過米糠、樹皮。 3位“老工礦”代表的深情講述,將現(xiàn)場聽眾的思緒帶回到那個艱苦奮斗、激情燃燒的年代。
再苦再難都有一顆進取心
這些艱苦歲月留下的只是痛苦回憶?并不是!那段艱苦時光如同一張張砂紙,將一批批“小年輕”打磨成手藝精細的技術工,在奮斗的路上創(chuàng)造一個又一個“高光時刻”。
面對困境,陳榮華并沒有退縮,既然不會,那就學,他們甚至到太原工具廠進行認真學習。一步步摸索,一步步鉆研,他們終于突破了技術差、水平低、缺技術、缺人員的限制,韶關工具廠在1973年投產。1975年的一次全國刀具質量評比,該廠送去參評的5個產品中,一個獲得了第一名,另一個產品獲得了第3名。作為一個新廠能拿到這種成績,這在全國同類廠里都是少見的。
那時,比學趕超、奮勇爭先在韶關各廠礦之間、職工之間蔚然成風。
“我曾毛遂自薦,告訴領導自己通曉無線電和電工維修技術。領導半信半疑,讓我在4個月內組裝一臺100W生產用擴音機對我進行考察。我僅用了40天就完成任務。”——也正是這次機會,羅東元就從普通工直接轉為電工,開始他“技能改變人生”的事業(yè)之旅?!斑@次機會并不是偶然的,再苦再累,我從沒放棄過學習,甚至比其他人更加努力。”
歷經(jīng)多年的刻苦自學和工作磨礪,羅東元成為了一名集學習型、知識型、創(chuàng)新型、復合型于一身的高技能人才,成為了中國傳統(tǒng)產業(yè)工人向知識經(jīng)濟時代高技能人才成功轉型的標兵,成為了推進先進生產力發(fā)展和實現(xiàn)科技成果轉化的典范。
韶關工礦輝煌歷史的細枝末節(jié),讓現(xiàn)場聽眾情不自禁送出熱烈掌聲。大家紛紛表示,正是老一輩工人階級憑借一身鐵骨,秉持不懼艱難、無私奉獻、一往無前的精神,才推動著韶關工礦企業(yè)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從弱到強的發(fā)
韶關,是一片奮斗成就夢想的沃土,翻開韶關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歷史,呈現(xiàn)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部催人奮進的勵志歌。昨日,在韶關工礦精神分享會上,陳榮華、陳活嫻、羅東元等3位韶關工礦界杰出代表,傾情講述自己艱苦奮斗、開拓進取的故事。
創(chuàng)業(yè)之初萬事開頭難
憶往事,諸多感慨。沒有華麗的辭藻,沒有高昂的聲線,有的只是真情實感,卻足以打動人心。
原韶關工具廠的總工程師陳榮華,他將20多年的青春播撒在了工廠里?!?969年,韶關工具廠籌建。工廠成立之初,全廠近200名職工中,沒有一人從事過相關產業(yè)生產。而生產刀具的工藝精度要求高,從建房子到開精密機床,再到生產精密產品。這讓不少人開始擔心這廠是否能建下來?!被貞浗◤S的困難,陳榮華仍感壓力巨大。
韶關工具廠面臨的困境并非個例。原韶關鑄鍛廠副書記陳活嫻回憶起建廠初期,直說“那時真的是苦”。“當時,廠里宿舍沒建設好,辦公室也沒有,我們只能在禮堂打地鋪,睡草棚。我們不僅要挑沙挖土搞基建,還得承擔一些社會義務,如挖防空洞、幫助農民搶種搶收、修建十里亭大橋等。此外,當時物資供應缺乏,肚子里經(jīng)常沒油水。”
原韶關鋼鐵有限公司運輸部高級技師、全國勞模羅東元也有相同記憶。他曾吃不飽,住不好,甚至吃過米糠、樹皮。 3位“老工礦”代表的深情講述,將現(xiàn)場聽眾的思緒帶回到那個艱苦奮斗、激情燃燒的年代。
再苦再難都有一顆進取心
這些艱苦歲月留下的只是痛苦回憶?并不是!那段艱苦時光如同一張張砂紙,將一批批“小年輕”打磨成手藝精細的技術工,在奮斗的路上創(chuàng)造一個又一個“高光時刻”。
面對困境,陳榮華并沒有退縮,既然不會,那就學,他們甚至到太原工具廠進行認真學習。一步步摸索,一步步鉆研,他們終于突破了技術差、水平低、缺技術、缺人員的限制,韶關工具廠在1973年投產。1975年的一次全國刀具質量評比,該廠送去參評的5個產品中,一個獲得了第一名,另一個產品獲得了第3名。作為一個新廠能拿到這種成績,這在全國同類廠里都是少見的。
那時,比學趕超、奮勇爭先在韶關各廠礦之間、職工之間蔚然成風。
“我曾毛遂自薦,告訴領導自己通曉無線電和電工維修技術。領導半信半疑,讓我在4個月內組裝一臺100W生產用擴音機對我進行考察。我僅用了40天就完成任務?!薄舱沁@次機會,羅東元就從普通工直接轉為電工,開始他“技能改變人生”的事業(yè)之旅。“這次機會并不是偶然的,再苦再累,我從沒放棄過學習,甚至比其他人更加努力?!?/p>
歷經(jīng)多年的刻苦自學和工作磨礪,羅東元成為了一名集學習型、知識型、創(chuàng)新型、復合型于一身的高技能人才,成為了中國傳統(tǒng)產業(yè)工人向知識經(jīng)濟時代高技能人才成功轉型的標兵,成為了推進先進生產力發(fā)展和實現(xiàn)科技成果轉化的典范。
韶關工礦輝煌歷史的細枝末節(jié),讓現(xiàn)場聽眾情不自禁送出熱烈掌聲。大家紛紛表示,正是老一輩工人階級憑借一身鐵骨,秉持不懼艱難、無私奉獻、一往無前的精神,才推動著韶關工礦企業(yè)從無到有,從小到大,從弱到強的發(fā)展,才譜寫了新中國工礦企業(yè)的壯麗篇章。
工礦精神不能忘
一路走來,對于工礦精神,“老工礦”有切身體會,更有著深刻理解。
陳榮華認為,工礦精神是精神更是一種態(tài)度,其中事業(yè)心是他理解最深刻的一個詞?!爸挥胁慌驴啵慌吕?,扎扎實實沉下心,用心鉆研,將自己的一生交給事業(yè),才能迎著困難上,認真去學習,去奮斗,才能面對再大的困難時也能去克服?!?/p>
“自力更生,艱苦奮斗,改革進取,就是靠著這種精神,韶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今天。時至今日,一代一代的韶鑄人依然發(fā)揚著特別能吃苦,特別能戰(zhàn)斗的企業(yè)精神,為的是鼓舞企業(yè)人的斗志,為的是建設美好韶關再續(xù)新篇?!标惢顙拐f。
同樣,羅東元也有自己的體會:“要在技術工作上有所成就,一般意義上的愛崗敬業(yè)是不夠的,必須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極富興趣,甚至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。這樣,成功會離你越來越近?!?/p>
許多聽眾被一段段韶關工礦故事打動,他們?yōu)楣さV人努力拼搏取得的一個個榮譽而感到驕傲,也對韶關實現(xiàn)振興發(fā)展充滿信心。正如現(xiàn)場的一位年輕人所說:“只有真實才能打動人心,唯有艱苦奮斗才能取得成功。他們這種精神需要我們來繼承,只有學到了他們身上的這種精神,才能不忘初心、心無旁騖、專心致志推動工作,為韶關的改革發(fā)展傾盡所能,拼盡全力,再造一個激情燃燒的發(fā)展年代。”
工礦精神不能忘
一路走來,對于工礦精神,“老工礦”有切身體會,更有著深刻理解。
陳榮華認為,工礦精神是精神更是一種態(tài)度,其中事業(yè)心是他理解最深刻的一個詞。“只有不怕苦,不怕累,扎扎實實沉下心,用心鉆研,將自己的一生交給事業(yè),才能迎著困難上,認真去學習,去奮斗,才能面對再大的困難時也能去克服?!?/p>
“自力更生,艱苦奮斗,改革進取,就是靠著這種精神,韶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今天。時至今日,一代一代的韶鑄人依然發(fā)揚著特別能吃苦,特別能戰(zhàn)斗的企業(yè)精神,為的是鼓舞企業(yè)人的斗志,為的是建設美好韶關再續(xù)新篇?!标惢顙拐f。
同樣,羅東元也有自己的體會:“要在技術工作上有所成就,一般意義上的愛崗敬業(yè)是不夠的,必須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極富興趣,甚至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。這樣,成功會離你越來越近。”
許多聽眾被一段段韶關工礦故事打動,他們?yōu)楣さV人努力拼搏取得的一個個榮譽而感到驕傲,也對韶關實現(xiàn)振興發(fā)展充滿信心。正如現(xiàn)場的一位年輕人所說:“只有真實才能打動人心,唯有艱苦奮斗才能取得成功。他們這種精神需要我們來繼承,只有學到了他們身上的這種精神,才能不忘初心、心無旁騖、專心致志推動工作,為韶關的改革發(fā)展傾盡所能,拼盡全力,再造一個激情燃燒的發(fā)展年代?!保▉碓矗荷仃P日報)